11月1日,由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主办、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承办的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在桂林成功举办,来自浙江大学、武汉大、华中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的电子电气领域专家学者120余人参加本次年会,共同探讨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的前沿发展与改革实践。

开幕式上,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副校长张立国教授代表学校致辞。他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及办学特色,指出学校始终聚焦国家战略与产业发展需求,高度重视电子电气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与创新改革,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区域院校间的协同合作,共同推动核心基础课程的内涵建设与智慧升级,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构建高水平交流平台。
在主旨报告环节,浙江大学潘再平教授、武汉大学黄珺教授、华中科技大学肖泳教授和邓天平教授、国防科技大学杜湘瑜教授、北京交通大学陈后金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傅丰林教授等与会专家围绕数智赋能、课程创新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度分享,分别探讨了课程建设内涵与智慧教学、面向6G的移动智能体通信网络发展、高校课堂教学中关键问题、电子设计竞赛与电力电子技术融合育人经验、数字教材建设推进智慧教学改革创新实践、AI技术赋能传统课程的教学新范式和“多模图形融合与协同感知”领域的技术突破等内容,集中展示了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在理念、方法与技术融合方面的最新进展。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嵇建波教授全面介绍了学校建设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创新做法、主要经验与实际成效,引发了与会代表的积极反响。
在分组研讨环节,与会教师代表围绕“一流课程与教材建设”、“智能技术教学应用”和“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等主题进行了充分研讨,分享了各校在专业建设与课堂改革方面的实践经验,现场交流热烈,学术氛围浓厚,有效促进了区域高校之间的经验共享与协同发展,将进一步助力学校电子类学科的高质量发展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信息来源:人工智能学院
图文:银旭雯|送审:蒋宇潇
一审:王凯|二审/编辑:刘亚宁|三审:李雨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