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微博

抖音

搜索

您的关键词

科研动态

8月11日至13日,由我校牵头承办的“2025智能制造与机械动力学学术大会”在桂林成功举办。作为大会的核心组织者与东道主,我校联合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机械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机床)及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在线检测技术与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等权威机构,并携手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大学等区内5所高校共同承办。大会历时三天,汇聚了全国百余位顶尖学者与产业专家,围绕数字孪生、智能控制等智能制造前沿议题开展深入研讨,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产学研合作平台,有力推动了机械动力学与智能制造领域的协同创新,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5年智能制造与机械动力学学术大会会议现场

开幕式上,我校副校长张烈平教授致辞表示:“本次大会构建了一个集学科交叉与技术转化于一体的高端平台,期待通过深入交流,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动能。”清华大学阎绍泽教授代表主办学会致辞,高度肯定了会议在推动学科融合与协同创新方面的重要意义。大会开幕式由我校机电工程学院院长韩兴国教授主持。

副校长张烈平教授发表欢迎致辞

清华大学阎绍泽教授发表学会致辞

机电工程学院院长韩兴国教授宣布会议开幕

在主旨报告环节,与会专家围绕智能制造与机械动力学的前沿议题展开深度对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孟庆国研究员以《宇宙规律对科研的启示》阐述了基础研究方法论对工程实践的指导价值;天津大学王太勇教授系统解析了工业母机中数控与数字孪生技术的融合应用,展示了高端装备智能化升级的落地路径;北京大学刘才山教授分享了智能自行车系统中动力学与控制的创新实践,揭示了理论研究在民用产品开发中的转化潜力;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刘忠教授聚焦复杂山区凿岩装备动力学难题,提出关键技术突破方案;重庆大学谢志江教授则深入探讨了高性能飞行器执行机构精准作动机理,为航空航天核心部件精度提升提供新思路。这些报告从基础理论到产业应用多维度呈现了动力学与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凸显了数字孪生、智能控制等技术在解决“卡脖子”问题中的关键作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物理科学部原副主任孟庆国研究员孟庆国作《宇宙规律对科研的启示》报告

天津大学王太勇作《工业母机中的数控与孪生技术及应用》报告

北京大学刘才山作《智能自行车系统中的动力学与控制研究》报告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刘忠作《复杂山区凿岩装备动力学及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报告

重庆大学谢志江作《高性能飞行器执行机构精准作动机理研究与应用》报告

专题研讨中,与会者围绕动力系统智能控制、先进材料加工工艺及在线检测技术等核心方向展开热烈交流。会议特别设置产学研对话环节,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代表共同剖析技术转化痛点,明确“研发-验证-产业化”高效路径,一致认为强化机理研究与工程实践的闭环联动是突破产业瓶颈的核心。本次大会显著促进了区域创新资源协同,为广西乃至全国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注入学术动能。

大会闭幕后,与会专家学者专程赴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开展实地考察,代表团先后参观机电工程学院实训中心、广西特种工程装备与控制重点实验室、航空宇航学院飞行器结构展厅及校史馆,通过图文展陈与历史实物深入了解学校航天特色发展历程。


来源:机电工程学院

作者:陈国恩┃一审:杨华┃二审/编辑:刘梓汐┃三审:李雨思

下一条:聚焦项目申报 助力成功立项——我校举办广西科技计划项目申报讲座

最新动态

  • 微信
  • 微博
  • 抖音
举报方式
举报电话:(0771)12388
举报网站:http://guangxi.12388.gov.cn/
来信来访地址:桂林市金鸡路2号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飞天楼531室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Add):桂林市金鸡路2号邮编(Postcode): 541004
电话(Tel): 0773-5863280传真(Fax): 0773-5863286
招生咨询电话(Tel): 0773-2253028

版权所有@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ICP备案号:[桂ICP备05001199号] 前置审核编号:桂JS201408-004 桂公网安备45030502000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