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5月25日讯 广西首家无人机技术应用院士工作站24日在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启动。该工作站将重点开展无人机系统、无人机行业应用示范和反无人机系统等方面研究,有效促进航空航天学科专业发展与应用。
刘永才院士在启动仪式上发言
广西无人机技术应用院士工作站启动仪式现场
专家讨论
聚焦:建设国内航空航天一流学科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广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的有力举措之一。在今年广西科技厅公布的区级院士工作站认定建设名单中,由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与中国工程院刘永才院士合作的无人机技术应用院士工作站赫然在列。
广西科技厅高新处调研员李思源表示,院士工作站的启动,将有助广西在航空航天领域形成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协同推进创新发展的生动格局,成为广西无人机应用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孵化器”。
作为广西唯一的航空航天类本科院校,桂林航院拥有广西高校无人机遥测重点实验室、机器人与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北斗导航位置信息处理科研平台、航空物流研究中心等区级高水平应用与科研创新基地。李幼平介绍:“学校正开启“二次创业”新篇章,多个高水平科研平台能有效支撑院士工作站,促进无人机、遥感遥测科研团队的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建设航空航天类一流学科是桂航的责任和使命。”
支招:无人机产业如何飞的更远
在技术和市场共同推动下,无人机已经从实验室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在院士工作站启动研讨会上,国内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就无人机应用与反无人机技术等问题展开热议。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是国内无人机研发与生产的翘楚,该院302所所长马洪忠认为,无人机加人工智能是未来无人机科技研究的重要方向,“希望院士工作站成为无人机应用示范点,积极服务广西经济发展的同时,成为国家无人机产业的科研与交流平台。”
北京大学教授晏磊表示,无人机行业快速健康发展,需要更多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去年“无人机--航天遥感北京大学创新研究基地”和“空间信息国际合作研究及人才培养基地”在桂航挂牌,“北大和桂航将大力开展人才交流与合作,为广西以及东盟地区的无人机、遥感遥测产业做出新贡献。”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无人机数量超过2万架,但一半以上没有拿到无人机驾照,处于“黑飞”状态,社会公共安全危害事件时有发生。
如何驯服“黑飞”无人机?这既需要规则保障,更需要技术创新护航。武警警种学院谭翔主任认为,作为一项新的科研领域,无人机应用与反无人机研究可以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梳理出具体研究与服务对象,聚焦优势开展科研,做出自身特色,推动科研成果向市场转化。
厦门大学李耿民教授团队研发的无人机目标拒止系统,走在国内无人机科研的前列。“系统通过导航诱骗、光电搜索、电磁干扰等形式,有效对禁飞空间的无人机进行监控。”
未来: 让“中国智造”服务“一带一路”
如今,无人机已经在国内勘探、测绘、电力、通信、气象、农林、海洋、智慧旅游等多个行业大显身手。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国自主研发的无人机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来更大福祉。
“广西地处东盟经济区和‘一带一路’的核心节点,拥有巨大的无人机产业化和应用前景。”作为该工作站指导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永才,在工作站启动仪式上对广西无人机产业发展寄予厚望。
围绕无人机行业应用,该工作站将针对社会经济领域发展,面向边海防巡逻,治安防控、电力巡线、林业巡检、农业植保、智慧城市、地质灾害监控等行业需求,开展无人机整机系统、无人机空地通信、无人机智能检测与信息处理技术,反无人机技术和无人机应用示范等方面的研究,打破国外关键技术壁垒,提升国内无人机科技攻关能力。
“工作站的启动,将进一步提升桂航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建设、服务国家航天事业发展、服务中国—东盟交流合作的能力”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校长易忠说。
目前,该校已将院士工作站实验室建设列为重点工作,今后将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加强人才培养,规范管理制度,整合内外资源,推进成果转化,为国家无人
机、反无人机产业的发展积极提供技术支撑。
来源: http://difang.gmw.cn/gx/2017-05/25/content_245964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