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唐•韩愈
大学四年,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呢?很多人以为我们进了大学就像进了保险箱,就从此脱离了过去学校、父母、高考的束缚,从次在这里高枕无忧。然而,进入大学才是另一种挑战的开始,更为残酷的竞争自此拉开序幕,在宽松的条件下更考验一个人自律的能力。
而我校机械工程学院即将毕业的安邦宇就是这样一个极为自律的人,今天我们有幸采访到他。
学会选择,走好人生
初见安邦羽,他一身简单的白色衬衫,戴着一副斯文低调的眼镜,简单明朗的笑容,勾勒出他清秀的五官,恰好逆着光,轻巧走来。大方自然,从容不迫,这就是笔者对他的第一印象。
刚进大学时的安邦羽是欣喜的,家住北方,尤其想来南方看看,所以选择了著名的旅游城市–桂林。初到桂林,当他走入这个环山的校园,就被学校优美的环境吸引了,“南校的大气的火箭景观,北校的质朴的教学楼,与别的学校相比别有一番风味”。回忆起彼时大一的他,他有着满满说不完的话。
面对军训,虽然苦累,但是却因此结识了不少小伙伴。不过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教官给他们上的第一课——一切从简,这对他之后的人生观有很大的影响。教官教给他们很多人生道理,这也给他之后的大学经历有所启蒙。
军训结束后的他不仅当了本院的党务助手,还做了班上的班长兼团支书,在满满的工作之余还加入了三个社团,大学生活被他布置得多姿多彩,丰富的大学生活也被他演绎的活灵活现。
学会接受,走好人生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许多不如意之事,如若你接受不了,你就会深陷于自己创造的泥潭,碌碌无为。如若你接受了,你就会寻找解决方法,并以此为戒,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大学就是处于这个自由放飞自我的时代,最重要的是——你的选择。
进入大学之后,安邦宇独生子女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了,对同学们态度强硬成了他的一个显著问题,与同学们不和,就没有办法好好完成工作。在那一段时间里,人际交往仿佛成为了他最大的难题。
这样的日子整整持续了一年,他也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努力转变自己的态度,以往急躁的性子也渐渐地稳定下来,“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桥梁。”他颇有感慨地说道。“我知道自己并不完美,在大学里碰到的一切新事物我都会当做一个挑战,我会去努力接受它,克服它,并挑战它。我希望在大学里我能达到一个新的层次。”他笑着说道,显而易见,他做到了。
学会生活,走好人生
生活,什么是生活呢?安邦宇说生活就是你所要做的一切的整合。
在大学期间,安邦宇不仅完成了很多工作,参加了很多活动,学到了自己可以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也走遍了祖国的大半河山。平时的他培养了不少的爱好,闲暇时的运动跑步,沉浸在音乐里的畅快,阅读里的小欣喜,这些爱好都很好的调剂了他的生活。这些爱好不仅让他缓解了各式各样的压力,还更好的调整了自己的心态。他说,用一种平稳认真的心态来面对生活,这是对生活的最大尊重。
大一大二忙于工作考证,大三便开始思考人生。他认为考研可以更好的提升自己,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加的优秀,他便开始为考研而努力。可是由于时间分配不够恰当,他并没有考研成功,这让他一直耿耿于怀,不过他却并不因此而气馁。大学即将毕业,他的打算依旧没有改变。“失败一次没有什么要紧的,虽然毕业在即,但我打算再复习一年,直到考研成功。”说这话时他的脸上满是坚毅,隐隐显现着一个成长后的大男孩真正的样子。
考研之后再考博,最后成为一个能教书育人的老师,这就是他的最终目标。
离开之际,安邦宇希望学弟学妹们在大学四年里不要被诱惑冲昏头脑,应该珍惜好时间,做一些不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学好一技之长。他说,这是自己对自己之前寒窗苦读的努力与你母校的最大尊重。
每个人选择的道路都各不相同,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很多事情不可能完全如我们的意,我们能做的,就是要尽心竭力,不留一点儿遗憾,将来回首这一段,也就能心无愧怍了。
学无止境,安邦宇的故事还在继续,桂航只是他人生中的一个站点,他做出了无愧于自己的选择,期待他将走入更高的平台,挑战更好的人生。
(编辑:刘梓汐)